首先,打破三個雞蛋

AMD 一直在解釋它如何從其最新芯片中擠出改進的性能。

根據Toms 硬件 AMD 表示 Zen 4 使用三個節點:CCD 的 5 nm 節點、IO die 的 6 nm 節點和 V-Cache 的 7 nm 節點。

V-Cache位於 CCD 的中間,八個核心位於兩側。

在最近的 ISSCC 演示中,當將一個節點堆疊到另一個節點時,這顯然給該機構帶來了一些困難。 7950X3D 和原始的 5800X3D 都將其 V-Caches 置於其常規 L3 緩存之上,以允許它們進行連接。這種安排使 V-Cache 遠離內核產生的熱量。雖然 V-Cache 適合 5800X3D 中的 L3 緩存,但它與 7950X3D 中內核邊緣的 L2 緩存重疊。

問題是 AMD 在每個內核中將 L2 緩存的數量增加了一倍核心從 Zen 3 的 0.5 MB 到 Zen 4 的 1 MB。它說它通過在 L2 高速緩存上打孔來解決額外的空間限制,以便為 V-Cache 供電的矽通孔 (TSV)。信號 TSV 仍然來自 CCD 中心的控制器,但 AMD 也對它們進行了調整以將其占地面積減少一半。

Zen 4 L2 緩存更大,因為它的容量更大並且 TSV 通過

AMD 表示已將 V-Cache 從 41 mm2 縮小到 36 mm2,但保留了 4.7 B 晶體管。台積電在其開發的新版 7 納米節點上製造緩存,尤其是 SRAM。因此,儘管 CCD 是在更小的 5 納米節點上製造的,但 V-Cache 每平方毫米的晶體管數比 CCD 多 32%。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 AMD 每平方毫米的帶寬增加了 25% % 到 2.5 TB/秒。

By Kaitlynn Clay

我是一名用戶體驗專家。 我對網頁設計和用戶行為分析很感興趣。 在我休息的日子裡,我總是參觀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