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iteMocca/Shutterstock.com

計算技術不斷變得更好、更快、更強大。隨著人類開發出將更多能量裝入更小空間的新方法,需要新詞來對這些與數字存儲相關的巨大容量進行分類。當今數字存儲規模的高端是艾字節 (EB)。今天,我們將了解 exabyte,以了解它的真正含義。讓我們開始吧!

什麼是艾字節?

艾字節是一個數字存儲單位,相當於十億千兆字節 (GB)。這個數字數據存儲單元非常龐大,人類才剛剛開始需要它作為現代存儲的度量。

當我們需要存放東西時,我們通常會求助於壁櫥或盒子。對於測量單位,我們通常依賴體積測量,例如立方英尺或平方英尺(或世界其他地區的立方米)。在計算世界中,按體積衡量容量並沒有多大意義。相反,事物是由常用的最小單位來衡量的,即所謂的字節。

在計算的早期,通過字節測量數據和數字存儲很好,但隨著我們極大地擴展了將更多數字存儲放入更小空間的能力,使用字節來測量事物有點像比如用英寸來測量外太空的距離;你可以做到,但這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

隨著事情的擴展,新的測量值如“千”字節(1000 字節)和“千兆”字節(1,048,576 千字節)已經被放置轉發幫助我們。二十年前,使用像艾字節這樣的度量純粹是理論上的,但今天,情況並非如此。艾字節是一種衡量數字存儲的方式,目前是人類經常需要的最大單位之一。

艾字節比較

一個 exabyte 足夠大,大約需要 10,000 到 100,000 台家用電腦才能存儲這個數量的數據。

©Milos Stojanovic/Shutterstock.com

為了快速參考,這裡列出了一直到 exabyte 的數字單位(二進制):

位(計算中最小的常用度量)字節(八位)千字節(1024 字節)兆字節(1024 千字節)千兆字節(1024 兆字節)太字節(1024 千兆字節)拍字節(1024 太字節)艾字節(1024 拍字節)

如您所見,艾字節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它與當今大多數人最常用的數據度量單位千兆字節相差整整三個位置。為了了解這到底有多少數據,我們需要進行一些愚蠢的比較。

作為參考,一個千兆字節的存儲空間可以容納大約 500,000 張紙的數據,具體取決於什麼你在上面放的各種東西。按比例放大,1 TB(標準十進制約為 1000 GB)可以存儲 1000 倍,即 5 億張紙。

再按比例放大,1 PB 可以存儲大約 500,000,000,000(5000 億)張紙。再次擴大規模,我們有了艾字節,可以存儲 500,000,000,000,000(500 萬億)張紙。

作為參考,一個千兆字節可以容納大約 100 部韋伯斯特詞典,這意味著如果將 1 艾字節的數據轉換成詞典,它將包含 100,000,000,000(1000 億)部詞典,重達 1.5 億噸(每部 3 磅)字典)。

艾字節有什麼用?

2020 年每天創建的數據總量估計為 2.5 EB。

©Gorodenkoff/Shutterstock.com

個人並沒有真正使用 EB 級存儲。我們所做的大多數事情一次只需要千兆字節的數據。

在某些情況下,擁有 TB 的存儲空間對於內容創作者和擁有大型圖書館的遊戲玩家可能很有用,但沒有家用計算機合理地需要 PB 的存儲空間。事實上,一台家用電腦甚至無法在單個機箱中安裝 PB 的存儲空間。

然而,在服務器中心和雲計算的背景下,需要艾字節來描述海量數據每天都被存儲、處理和傳輸。例如,在雲計算領域,數據存儲在服務器中心,數百萬用戶通過互聯網訪問。

這些數據可以包括從個人電子郵件到業務記錄,再到大量科學數據(甚至是您在 Netflix 上播放的電影!)的所有內容。為了跟上對存儲和處理能力的需求,公司必須不斷升級其服務器中心和雲計算系統以處理越來越大的數據量。

這就是為什麼艾字節已成為數據世界中重要的計量單位,因為它們有助於準確描述現代數據存儲和處理的真正大規模。這裡的所有估計都是猜測,但一些消息來源稱,谷歌所有數據中心的總存儲容量約為 10-15 艾字節。

這包括所有在線 Google 圖片庫、使用 Google 相冊存儲的每個人的照片和視頻、將數據存儲在 Google Drive 或 Cloud 上的每個公司和個人,等等。亞馬遜網絡服務和微軟 Azure 等其他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可能具有類似的能力。

下一步

計算中的艾字節是什麼,它等同於什麼? FAQs(常見問題)

艾字節有多大?

艾字節是人類經常使用的最大數據度量單位,等於十億千兆字節。

您可以購買 EB 級存儲嗎?

沒有單一的存儲解決方案可以提供 EB 級存儲。大多數消費級選項的最高容量約為 1-2 TB。

艾字節有什麼用?

艾字節是數字數據測量單位。由於單位龐大,只有谷歌和 Netflix 等擁有大量數據的公司才會用它來衡量事物。

By Maxwell Gaven

我在 IT 行業工作了 7 年。 觀察 IT 行業的不斷變化很有趣。 IT 是我的工作、愛好和生活。